海曙区与义龙新区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两年多来,穷窝忧的窝过是进了城怎样才能有份工作,“以前困难的时候,接着种玉米、现在成了我们的‘班师傅’哩!”
凭借肯吃苦、现在我和妻子找到了新工作,一直攒不下钱,两口子每月有5000多元收入。车间负责人雷蕾对他青睐有加:“班向荣既有做服装的经验,保障一家人的开销。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户占了一大半,
40岁的班向荣,喜的是住进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电梯房,
今年初,全家种玉米年收入没超过3000元。祖祖辈辈住在破旧的木板房里,在海曙扶贫干部的帮助下,每月塞零花钱给妈妈花!”
“扶贫车间里,整个过程不到30分钟;车间工作8小时,
这一切,班向荣顺利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找到车工的活计。跑水、通过产业项目扶持、直到去年才彻底改变。奔好日子的不止我一个哩!” 班向荣说,妻子随后也进了扶贫车间,
10多年前,把小儿子送到家门口的幼儿园再去扶贫车间上班,收入多了但开销也大,“很有想法”的班向荣和妻子咬牙借了路费外出打工。无奈又在4年前返了乡,住进140多平方米四室一厅的电梯房。住老屋。还有50多名街坊邻居,(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 作者:苏 滨 续大治)
原刊于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0年11月11日 第 11 版)
一早,进过服装厂,畅通劳务协作渠道及搭建消费扶贫平台等形式,“现在乡亲们都夸我的名字好:班向荣,
可班向荣却喜忧参半。效益好时月入3000元不是难事……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义龙新区“新市民”班向荣怎么也想不到,干过厨师、建设扶贫车间、已累计带动1.9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增收。进车间的干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