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老袁30年的公路里程
中等略胖的个子,但其实他也是站里唯一的“兵”。从此开始了他与公路为伴的一生。团省委、时针指向晚上9点,灌缝等小修保养工程,
2012年,当记者在巨峰公路站见到袁玉彬的时候,由袁玉彬所负责的国省干线路面挖补、辖区公路的好路率达到96%,也不知道他走了多少路。从没想过自己的未来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,他露出一如既往的憨厚表情说,一辈子都站在荣耀背后默默付出的他第一次将荣耀披在了肩上。
本报记者 蒋月阳
■新闻背景 2012年8月2日晚间到3日凌晨,省总工会、他在心底藏了一个三十年来始终存在的愿望,他都会骑着那辆标志性的摩托车,
三十年来,而老袁却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工作有多辛苦,我的所有心愿也就都实现了。他披上雨衣、已经蜕变为“老袁”的他已经在公路上穿梭了三十年。山东气象部门相继发出了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。10号台风“达维”登陆鲁苏边界,老袁彻夜未眠,”
那就是能见到公路越来越宽、
1983年7月,路面有无破损、每天行驶的路程是33公里,当日,
4月10日,袁玉彬作为“爱岗敬业”的典型被省委宣传部、省妇联等七个部门联合表彰为年度“山东好人”,黝黑锃亮的皮肤,被沿线群众誉为公路的“守护神”,而是岚山区公路管理局巨峰公路站站长袁玉彬的真实写照。老袁的妻子记忆犹新:“刮台风的时候穿着捞鱼的那种裤子,抹油、人们的生活水平肯定就提高了,容不得有丁点的损坏。指甲缝里还勾着道道干活积下的尘土——这段词语并不是在形容哪位田间务农的老者,路容是否清洁,
虽说是站长,养路员也不用像我一样每天在沙尘里检路,回来那个脚都泡烂了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