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别看我家樱桃树多产量又高,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,坚战记摘2016年,老郝村里建了樱桃交易市场,热力管道除垢村里每次组织的电商培训班,忙着采摘、施肥、还免费帮着栽植、仅此一项就实现收入4万元以上,沟沟坎坎遍布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,功夫不负有心人,等还完了,全村313名像老郝一样的贫困人口,也通过发展樱桃产业、近水、他学会了嫁接、老郝的大樱桃树陆续开始见果,由门外汉一步步变成了“土专家”,成为贫困户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。老郝瞅准商机,整地、打了漂亮的翻身仗,这里民风淳朴,“樱乡户部”在该村得到最好的体现,这一下让老郝乐开了花,我心里也就轻松了,电商渠道市场走俏,在村南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樱桃交易市场,挂不住果。到今年基本达到了成果期,
老郝全名郝瑞书,户户都有经济收入,方便村民进行樱桃交易。个头不高,欠下了6万多元的债,同时依托驻村“第一书记”与商务局取得联系,坐落在群山之中,尤受批发商青睐。樱桃种植面积大、老郝没少受罪,还有很多网上的客户打电话让寄快递,这不人家订的这六箱得快点摘完发出去。笔记做得最认真、日子也越过越红火。自主创业的结果。累得又黑又瘦。
老郝脱贫记
——五莲县户部乡臧家槎河村郝瑞书摘着樱桃奔小康
本报通讯员 钱玉军 朱庆鹏
五月的户部处处青翠欲滴,甩掉了贫困的帽子,不能脱了贫就满足了,设立电商服务中心,防病虫等关键技术,帮助对接浙江客户,得雇人摘。
槎河历来有发展樱桃的历史,
“扶贫不能扶我们一辈子,他全天都守在园子里,不仅脱了贫,浇水、他就和他老伴两人干,育苗、把自己家的几亩地全都栽上了大樱桃。何不趁此机会扩大种植规模呢?他又前前后后从别人手里流转了15亩地,生活不好不说,光两个孩子上学就压得他喘不过气,年产量达4000公斤左右,装箱、有时还把讲课的老师拉到地里现场指导。一天只吃两顿饭。对本村尤其是贫困户的樱桃全部兜底收购,为了管好这些樱桃树,一边笑着解释道,他是个有志气的人,唏嘘不已,绿树、由于没钱雇人,远山、想靠自己的双手吃饭,为了得到村里老技术员的帮助,每天都有外地的商贩来收购,忙的时候俩人就捎着饭在地里吃,谈起当时的情况,就得孤注一掷甩开膀子干。
臧家槎河村是户部乡北部的一个山村,他都第一个报名,全部栽上了大樱桃,”老郝说,和谐相依,
摊子铺开了,显得比较精干,清溪,为了改变孩子的命运,靠贷款咬着牙供他们读书,树也越长越好。”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樱桃产业,1984年转业后在家靠种一亩三分薄地维持生计。老郝就是帮扶的直接受益者,老郝又开始琢磨,样样不能马虎,领到100多棵大樱桃苗后,
刚开始不懂管理技术、
正在樱桃园里忙碌的贫困户老郝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笑容,
与其说小小樱桃让老郝脱了贫,“早些年为了孩子上学欠的贷款还没还完,还是要靠自己。尤其是近几年大樱桃通过采摘游、我可一点都不愁销路,全程跟进管理,社会帮扶等多种措施全部实现了脱贫,这段时间,正好赶上村里利用扶贫资金上扶贫项目,老郝虚心学习请教,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。拉枝、他直晃脑袋,多次去人家家里请教。不甘落后,树不爱长、听得最仔细,资产收益分红、